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-- 党群工作 -- 党建动态 -- 正文

党群工作

Admission&Career

党建动态

罗良功教授做客第十八期经纬名家讲堂:中国学者的视角看英国文化再认识
作者:彭阳慈航时间:2025-11-27点击:

11月26日,华中师范大学必赢76net线路院长、博士生导师罗良功教授做客76net必赢第十八期《经纬名家讲堂》,以“英国文化再认识: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”为主题,在崇志楼T201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深刻且富有启发性的讲座。

罗良功从民族视角切入,系统梳理了英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历史演变。他首先指出公众对英国文化存在的常见误区,即过度聚焦古代民族融合而忽视近现代移民对英国文化的重塑。随后,罗教授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与法律文本为依托,回顾了英国从伊比利亚人、凯尔特人、盎格鲁-撒克逊人到诺曼征服的民族融合历程,并重点分析了《1807年奴隶贸易法案》《1948年英国国籍法》《2010年平等法》等重要法律对民族多元化的推动与限制。在探讨当代英国文化重构时,罗良功以非裔群体为例,深入剖析了其在文学、艺术、社会运动等方面的文化实践,指出非裔诗人通过构建“跨国艺术共同体”,在挑战西方文化权威、重构英国文化身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罗良功强调,21世纪的英国文化正经历着由民族流动性带来的“文化流动性”,传统的“英国性”在不断被重新定义。

在互动环节,现场学生踊跃提问。针对“研究英国文化对中国的现实意义”,罗良功指出,理解英国文化的多元性与流动性,有助于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,以更加开放、辩证的态度看待自身与他者文化,避免陷入本质主义误区。而在回答“如何通过《哈利·波特》等流行文化产品理解英国文化”时,他鼓励同学们既要欣赏其艺术表达,也要通过跨文化比较与历史语境分析,挖掘其背后的民族叙事与社会结构。

本场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梳理,更是一场关于“文化认知”的思辨之旅。罗良功教授以深厚的学养与宏阔的视野,打破了“英国文化等于莎士比亚与绅士礼仪”的静态印象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凝固展品,而是涌动在《奴隶贸易法案》的字里行间、镌刻在“帝国飓风号”乘客的脸庞上、回响在非裔诗人跨国共同体笔下的流动乐章。正如他所揭示的脉络:“当你在文化的流动中看清他者,也终将在对话与重构中更深刻地认识自己,这正是跨文化理解的终极价值。”

第十八期《经纬名家讲堂》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,必赢76net线路承办。必赢76net线路党委书记汪仕辉在总结发言时鼓励在场师生,要以此次讲座为契机,在全球化与文明互鉴的大背景下,主动拓宽跨文化理解的深度与广度,筑牢文化自信,以思想的丝线,织就新时代人文交流的锦绣画卷。

分享: